在“善假于物”中创新求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07-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东营市河口区地处山东北部,渤海南岸,黄河入海口北侧,是中国沿海地区土地、石油、天然气、盐卤、地热、浅海资源极为富集的“金三角”;而近年来,教育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令人欣喜的成绩,同样成为令人关注的一个亮点。那么,其教育何以会有如此快速的发展?原因自然非止一端,而成功地与北京大学青鸟集团合作办学,当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2012年3月28日,是王志华校长人生转折的一天,他走马上任了河口一中的校长。对于一直心怀教育情结的他来说,当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可是,他不但很难高兴起来,还有些担忧。河口一中从建校之初仅有13排平房、46名教职工、并且无固定生源,高考本科人数长期在个位数徘徊,属于东营市3类学校一穷二白的境地,历经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尤其是1997年宋卫忠校长来到河口一中后,组建了新的学校班子队伍,明确了以“学校办学有特色,学科教学有特点,学生发展有特长”的办学思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科研兴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抓管理抓教学提效益,办学规模得到显著提高,师资力量得到充实,本科上线人数连续实现飞跃式增加,2009年达536人,学校走上了规范、健康、高效的发展之路。对此,王志华校长在为全体师生过去所创造的奇迹而感慨的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尽管学校每年的本科录取率都是稳中有升,但在名牌及“211工程”“985工程”学校的总量上还没有真正实现大突破,尖子生培养效果很不理想,而人民群众对学校却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学校的发展进入了高原区,如何突破困境就成了摆在王志华校长面前极重要的任务。他想,即使领导信任委以重任,也是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不过,他并没有悲观与失望,而是通过在教师们中的走访与调查,叩寻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探索如何破解难题的方略。 

    “善假于物”:合作办学

    要想突破,就需要足够的内力,那么,如何在内力不足的境况下破茧而出呢?

    问题总是由问题情境引起的。而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发现问题存在的本质根源?正是王志华校长一直以来寻寻觅觅之所在。正如哲学家黑格尔箴言:“现实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所以,从来到一中的那一天开始,王校长就通过随堂听课、问卷调查、多范围的师生座谈会等深入各处室、级部、备课组和班级了解情况,经过各种深入细致的现象调研之后,王校长对学校的现实问题及其生存情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学校目前发展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办学条件落后,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二是学校已经陷入低层次运转状态,内驱不足,理念滞后,视野偏窄,亟须转型升级,走开放办学之路。

    明确了方向,王志华校长又陷入深思之中,下一步要究竟怎么走呢?

    一天早晨,他突然想到了荀子的一段名言:“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

    如果能够与名校开展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正是“善假于物”吗?

    王志华校长的突发奇想,在校委会上一“解包”,全体人员马上活跃起来,兴奋不已,并很快达成共识。事实上,看似突发奇想却并非一时灵动,而是王校长对问题情境中的所有关系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后而产生的顿悟性理解。诚如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所言,其是主体内部构建相应目标与手段之间关系的心理完形过程。

    三天后,相应的计划、策略和行动方案一并呈现出来,而且也得到了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于是,王校长全面布局,开始大力实施引智计划。

    放暑假的第一天,王志华一行数人,乘车北上。下车后,便直奔北京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敲开门,走进了董琦校长的办公室。

    理解达至共鸣,真诚触摸心灵。董琦校长的家乡是山东临沂,他与王志华等人初次接触,便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况且,很长时间以来,他很想为山东老家做些事情。王志华的举动,正好点燃起他心中的激情,成全了他多年来未了的心愿。看着面前几个千里迢迢来找“处方”的老乡,董琦校长感慨地说:“有你们这些敢于担当的学校领导,何愁教育不发展?”伟大思想家卡尔·马克思曾说过,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会枯竭的;而智慧同智慧的相碰,必然迸出无数的火花。

    第一次交流,一腔热血与赤诚的心便相互碰撞出了春天的光华,他们很快达成了共识:河口一中将作为北京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合作发展示范学校,并与北大青鸟教育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在办学、管理、资源等方面给予河口一中全方位的支持。随后,共同商定双方履行的责任义务,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这天晚上,王志华激动万分,怎么也不能入睡。他清晰地感到董琦校长正在用一双热情的手,帮他燃烧黑夜的荒凉。他深深地呼了一口气,高兴地举起拳头喊道:“学校终于有希望了。”

    “因材施教”:“把脉开药”

    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并行,思想境界与执行力度兼容相济。合作办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大气势、大智慧,更要有精谋划、细打算。思及作家弗朗索瓦·德·拉罗什富科的经典论断,大的智慧存在于对事物价值的彻底了解之中,所以大幕揭开之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为此,北京方面的董琦校长、张志强老师不辞辛苦,多次亲临河口一中,与王志华校长及学校师生坐在一起商讨细节问题,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从而确定了合作办学的基本框架和具体着力点。经过反复研究和经常性的沟通,最终确定了围绕教学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生核心素养这根主线,而这根“教与学”的主线即是整个教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可以说,它诠释了现代教学“教学相长、互促发展”的价值引导与实践规范。河口一中就依循这一思想主线,不断加大教科研指导培训力度,探索具有河口一中特色的教育之路,注重提升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规范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高度重视师生身心健康,重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活动方案。

    很快,北大青鸟教育集团派来的首批专家队伍走进了河口一中。他们与河口一中领导、教师座谈,确定学校“脱贫”和发展的切入点。通过现场听课、专家汇总、反复论证,形成了一个学校近期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并让河口一中全体师生参与进来,让他们对指导意见提出建议。然后,北大青鸟教育集团与河口一中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针对“病因”,对指导意见进一步修改与完善,最后形成一份双方满意而又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

    据分管合作办学的马永祥副校长讲,与北大青鸟教育集团与河口一中的积极对接,明确了以办学理念、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优生培养、学校综合管理、班主任培训、家校共建、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的合作规划,进而有计划、分批次、成梯队的安排专家名师来到河口一中进行指导,通过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引领河口一中更新教育及管理理念;通过听评课、示范课、同课异构课、集体教研等活动帮助河口一中的老师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通过优生辅导、自主招生培训等活动加大尖子生的培养力度;通过心理辅导讲座、心理测评等活动帮助河口一中的老师、学生及家长调整心态,增强心理素质,并积极推动河口一中心理咨询室的建设;通过邀请音乐、美术、体育及科技创新全国名师进行的点对点指导,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发展的内涵。从上述一系列教育举措中可见,河口一中无论在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抑或学校文化内涵的探索上,都是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最终指向,即指向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此亦诚如我国当代心理学者林崇德教授所言,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2年下半年,在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河口一中与北大青鸟集团正式开展联合办学活动,并成为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合作发展示范校。学校成立了以王志华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下设后勤保障、技术支持、课堂服务等三个职能小组,统筹协调,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四年来,联合办学工作稳步推进,围绕课堂教学、德育工作、学校管理等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指导,通过形式多样活动为载体,学校也以此为契机,通过专家引领、内潜驱动,进一步加大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力度,积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创设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

    合作办学不但要有协议之形,更要有实施计划的行动之实。而北大青鸟教育集团从一开始的行动,就融进大爱的智慧和温馨的亲情,给河口一中的领导与老师们留下了非常真诚而可信的感受。

    比如,在课堂教学的指导上,专家名师们亲力亲为,先将河口一中需要指导的专业课教师提供的备课成果进行“会诊”,提出建议与意见。并由相关教研组修改,再返回到名师专家手中修改。有了这一前期了解,北大青鸟教育集团再选派九个学科的全国知名优秀教师来到河口一中,走进教室听课。河口一中相关学科教师及学校领导也随堂听课。然后专家学者和老师们面对面进行“诊断”、点评、修正,指出课堂教学的优长与不足之处,再让河口一中的教师二次上课,让课堂来说话,用成效来验证。

    王志华校长说,多次反复与深入互动,对于河口一中的教师来说,当是一次次“摸、爬、滚、打”的训练。在感动于北京来的优秀教师教学研究水平之高且能“因材施教”之外,老师们逐渐地明白了什么样的课是高效优质课,懂得了如何才能让学生走进乐学善学的境界……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曾说,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到另一个开放心灵的话语。河口一中的老师们与来校指导的专家之间,何尝不是力行了这样的一种“对话哲学”?在这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河口一中的老师们不但学到了真本事,还与指导教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尤其是专家们的敬业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如影随形地渗透到大家的心里。

    借鉴创造:形成风格

    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说过:“思想仅仅作为思想是不完全的,只有在实际的情境中应用,才能使思想具有充分的意义和现实性。”因此,借鉴他人的经验成果固然是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或说捷径,然而若要在变革中有所突破与超越,则必须立足于本土问题情境的积极践行与卓绝创造。

    王志华校长说,在学校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到全国各地的一些名校学习,走出去,开阔视野,用“他山之玉”,来攻本校教学之“关”。但到素不相识的名校学习,往往因为门槛之高,难以如愿。好在北大青鸟教育集团与全国很多名校建立了友好关系。他们热情帮助联系,于是河口一中每年都能派出100余名教师前往北京四中、人大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市闸北八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长春汽车六中、文山州一中、洛龙区古城中学、洛阳市第二实验中学、洛龙区第二初级中学、洛阳市一高、石家庄一中、河北精英学校、衡水中学等全国名校考察学习,并且参加了北京、上海、浙江、河南、河北、吉林、深圳等地的高层次教学论坛活动。同时,还邀请诸多名校校长到河口一中,为老师们开设讲座。由此,老师们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并逐渐更新了教育教学的理念与思想,为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学校还组织部分学生到全国相关名校课堂听课。比如,一批学生到衡水中学上课一周,让他们感受名校教师的异样风采,感悟学生们蓬勃向上的积极态势。开放的思想和美妙的课堂,打开学生心中的“天窗”,进而让他们拥有了不懈追求的精神。

    王志华认为,河口很小,世界很大。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视野与境界,决定着其生命的亮度、高度和广度。合作办学与外出学习,是找准了奋斗的目标。不但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渐渐地形成了属于河口一中具有竞争力的教学风格。这种竞争力不仅仅体现于教师教学的水平和视野,更是融合于其生命的深度和境界,此意即王志华所笃信的: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入格与定格,还要出格。所谓入格与定格,即河口一中探索出来的有效的各学科的教学模式。它不是仿制品,更不是复制品,每种模式“脸上”,都明显地烙印着河口一中的“胎记”。